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此前,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厦门着手开展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种植,并且科学管理海岸带。他对该做法“印象非常深刻”。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市在红树林保护和海岸带管理上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形成。针对海洋资源与环境存在的问题,厦门市委、市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起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规范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1994年起,厦门在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海事组织、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项目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始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厦门立足当地实际,探索出“立法先行、集中协调、科技支撑、综合执法、公众参与”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
厦门海域“湾中有湾”。该市在国内沿海地区率先提出湾区综合整治理念,海陆统筹,拥湾发展,先后开展了西海域、五缘湾、东海域、筼筜湖、杏林湾等湾区综合整治工程。
厦门市全面实施海堤开口、海域清淤、沙滩恢复、红树林湿地重构、物种保护及海岛修复等一系列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以进一步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提高海洋生态服务价值。
按照陆海统筹、河海联动,从陆源、溪流、海域,对点源、面源、移动源开展多维度治理的思路,厦门湾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以来,该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每年都有提升。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实施厦门近岸海域水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全市开展入海九条溪流综合整治;开展海洋垃圾防治并形成海漂垃圾处置的“厦门模式”。
海岸带整治为厦门环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海洋生态整治修复为厦门改善海域环境提供了坚实基础,有力助推海洋经济快速集约发展。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的成功案例。彼得·汤姆森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红树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堡垒,与湿地和海草栖息地一样,对健康的沿海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据悉,彼得·汤姆森一行曾到厦门市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调研。2020年在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暨海洋发展大会上,彼得·汤姆森以线上方式,向全世界推介了厦门红树林修复项目。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建设项目是该市红树林保护的代表性成果。从2005年开始,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为首的红树林科研团队在下潭尾成功培育种植了约6公顷实验林,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该项目,总规划面积约404公顷。
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作为“碳中和”项目,向世界传递低碳、环保办会的积极信号,践行可持续发展。今年9月,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共同努力下,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二期工程通过验收。
项目通过多年不断的人工增殖放流海洋潮间带生物,构建了良性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该片区的鸟类、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物种数和生物量成倍增加。如今,这里已成为厦门新的休闲观光“网红”打卡地。
2024年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
0评论2025-01-21127
2024年二噁英污染防控行业发展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
0评论2025-01-21133
越南鼓励发展垃圾发电和湖面光伏发电项目
0评论2025-01-21135
2024年脱硫脱硝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
0评论2025-01-21139
中钢协:2024年12月会员企业环保情况
0评论2025-01-21120
垃圾焚烧产能过剩到底多严峻?“抢垃圾”大战全面爆发!
0评论2025-01-21112
遵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量保障方案(试行)发布!
0评论2025-01-02138
安徽省发布省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目录(2024年本)
0评论2025-01-02143
《云南省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0评论2025-01-02124
天津市关于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信用评价结果的公示
0评论2025-01-02151